排行榜之首:木星——太阳系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
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的星系,属于银河系的一个子系统。它是由太阳以及太阳引力作用下的所有天体组成的集合体,包括我们所处的恒星系统。太阳系中的行星有8颗,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此外,太阳系中还有至少165颗已经发现的卫星,以及数以亿计的小天体,如小行星、柯伊伯带的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在所有行星中,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位于太阳系的第五位,也是太阳系自转最快的行星。
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木星(体积最大,自转最快)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体积虽大,自转却极快,中心区域由硅酸盐岩石和铁组成,质量是地球的10倍。木星与太阳的相对距离位于第五位。此外,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高达30,500℃。它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岁星,因为绕行天球一周为12年,与地支相同。在西方语言中,木星通常被称为朱庇特,源自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相同。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行星,是其它七大行星总和2.5倍多,是地球的318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21倍。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星星,仅次于太阳、月球和金星。表面有一个大红斑,据估计大约有453,250,000平方千米,是人类至今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对于其是什么仍有争议,有很多人认为它是一个永不停息的旋风,其范围可以吞没3个地球。
太阳系行星大小排名(按质量排名)
这些信息是关于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的质量。这些信息可以用于了解行星间的大小关系以及行星的密度等。其中地球是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行星。另外,通过计算这些行星的质量,可以推算出它们的体积和密度。这些信息对于研究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以及行星的物理特性有重要的帮助。
太阳系行星质量如何计算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我们可以通过卫星运行的周期T^2/R^3=K=GM/4(Pi)^2(其中,R是卫星的半径,G是引力常数,M是天体质量)来精确地测出天体的质量。但是,如果已经知道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的确切数值,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列等式万有引力+向心力来求出天体的质量。否则,在求解时,我们将M约掉,只能求出此卫星所绕天体的质量。根据八大行星的质量,我们得出的体积比例为太阳: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 1300000:1317:745:65:57:1:0.86:0.15:0.056。这表明,木星是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其次是土星。通过比较八大行星的体积,我们可以发现,木星的体积是太阳的1300000倍,是土星的1317倍,是天王星的745倍,是海王星的57倍,是地球的1倍,是金星的0.86倍,是火星的0.15倍,是水星的0.056倍。
- 天文
- 数码
- 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