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云分类目录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民族英雄

2024-12-09 01:00:03所属类别:历史人物 浏览:4

这些是10位中国历史上为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民族英雄,无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时期,他们的贡献都对中国的民族团结和繁荣做出巨大贡献。

 

碧血丹心文天祥、精忠报国岳飞、震撼寰宇林则徐、扬眉四海郑成功、将门虎子戚继光、大漠狂飙霍去病、铁血将军张自忠、赤胆傲骨史可法、壮志凌云祖逖、怒海英魂邓世昌

TOP 1、碧血丹心文天祥

  文天祥,名履善,字宋瑞,号文山,是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他在20岁时考中状元,并在入仕后因为反对权臣贾似道而被罢官。元军攻破南宋的长江天堑后,文天祥组织义军前往临安勤王,但却被元军扣留,并在押解北方的途中逃脱。1278年冬,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时兵败被俘,但他始终坚持抵抗,最终被捕。
文天祥被囚禁四年,经历了各种严酷的考验,但他始终不屈。他在狱中创作了《过零丁洋》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情感。这首诗流传至今,成为中华儿女的千古绝唱。文天祥被押解到北京柴市口刑场,他在临刑前向南方跪拜,引颈就刑,从容就义,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文天祥的人生故事激励了无数的中国人,他的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的一生,是抵抗外辱,坚持民族大义的一生,是为国捐躯,英勇无畏的一生。文天祥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他的名字也被世人铭记。他的人生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TOP 2、精忠报国岳飞

  岳飞,字鹏举,出生于河北相州汤阴县。小时候便立志报效国家。19岁时,他投军抗辽,临行时,母亲在他背上刺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成为了他的座右铭。他的军队在攻击辽军时,取得了十战十胜的战绩,解救了建康城免遭金军的侵犯。
在绍兴六年,岳飞再次率军北伐,但没有成功。他写下了千古名篇《满江红》以表达自己的悲壮之情。后来,金军再次南侵,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的拐子马和铁浮图,收复了郑州和洛阳等地。然而,此时的宋高宗和秦桧却一心求和,连发十二道金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岳飞感到非常悲愤,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最后,他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在临安风波亭,享年只有39岁。
岳飞的忠诚和英勇事迹被广泛传颂,他的军队也被誉为“岳家军”,在战争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他的壮志未酬成为了一代历史悲剧,他的名字也被用来形容忠诚、勇敢和坚定的人。

TOP 3、震撼寰宇林则徐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壮和传奇。他于1811年中进士,从1820年起,办理过军政、漕务、盐政、河工、水利等事,重实际调查,干练有绩。
由于性情急躁,请人写“制怒”大字悬挂堂中以自警。他的这种性格,使他在办理政务时,能够勇于担当,不畏艰险,敢于斗争。他的英勇行为和坚定信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37年,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次年12月,道光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从1839年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销烟,20天中销毁鸦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6254斤,这就是闻名世界的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是林则徐为了维护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面对毒品泛滥的严重局面,所采取的重要措施。这一事件,充分显示了林则徐的爱国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在此期间,林则徐组织翻译西文书报,供制定对策、办理交涉参考,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的这一举措,为后来的洋务运动奠定了基础。
1840年鸦片战争失利后,林则徐遭投降派诬陷,被发配伊犁。尽管他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积极为国家谋策,为人民谋福利。1845年重新起用,先后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但他最终因为郁郁不得志,于1850年病死于广东普宁县,终年66岁。
林则徐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精神,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TOP 4、扬眉四海郑成功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军事将领,出生于福建南安,是南明隆武帝的御营中军都督,后因父亲投降清朝而决裂。在福建等地抵抗清军,取得多次胜利,收复厦门等地方。1660年,率军进入长江,围攻南京,击退清军。1662年,率军收复台湾,灭掉荷军,结束了荷兰在台湾近四十年的殖民统治。郑成功被誉为民族英雄,直到今天,他收复台湾的壮举仍然被中国人民所怀念。

TOP 5、将门虎子戚继光

  戚继光,字元敬,山东蓬莱人,是中国明代著名的军事家,被誉为“民族英雄”。
戚继光出生将门,自幼抱定了要彻底歼灭海上的倭寇的决心。他在17岁那年就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1555年,他被任命为都司参将,开始在浙江与倭寇作战。在龙山、缙云、桐岭三战三捷,迫使倭寇逃入海中。1558年,他从义乌精选4千名农民和矿工,训练成一支强大的军队——“戚家军”。他发明的“鸳鸯阵”可以根据敌情和地形的变化,灵活地变换阵形,大大提高了战斗力,成功地多次击败了倭寇。他还在浙江沿海九战九捷,擒斩了1400余倭寇,焚烧和溺死了4千余倭寇,这被称为“台州大捷”,浙江的倭患基本被解除。
1561年,戚继光南下福建,荡平了横屿、牛田、林墩的三大倭寇巢穴。1563年,他在平海卫取得了大捷,斩杀了2200余倭寇。1564年,他与俞大猷的水兵合作,在南澳成功地镇压了广东的倭寇,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除了在战场上取得的辉煌战果,戚继光在军事领域的贡献还体现在他对地雷的发明上。早在1587年,他就发明了一种叫做“自犯钢轮火”的地雷,这种地雷比欧洲人大约要早300年左右。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地雷中放入少量的烈性火药,当地雷被触发后,烈性火药会立即爆炸,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和闪光,从而造成敌人的视觉和听力障碍,大大提高地雷的杀伤力。
戚继光的一生都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安宁而战斗,他的名字和他所取得的成就将永远被人们铭记。他是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TOP 6、大漠狂飙霍去病

  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的英勇和才华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出生在平阳公主的家中,作为一个奴婢的私生子,他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和文化熏陶。然而,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对战争的热爱,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将领。
霍去病在公元前123年跟随舅舅卫青出征匈奴,他在那次战斗中表现出色,被封为“冠军侯”。公元前121年,他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部,共歼灭四万余人。同年秋,他率军迎接匈奴浑邪王,成功地控制了匈奴的叛乱。从那以后,霍去病成为了汉武帝最信任的将领之一。
公元前119年夏,霍去病率五万骑深入大漠两千余里,进击匈奴。他成功击败了左贤王部,歼灭七万余人。在封狼居胥这个地方,霍去病祭拜天地,继续追击匈奴,一直打到贝尔加湖,才回兵。武帝对他大加赞赏,授予他豪宅,但他却回答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在23岁时因病去世,年仅24岁。虽然他的生命短暂,但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他的英勇和才华被历史永远铭记。

TOP 7、铁血将军张自忠

  张自忠,字草忱,山东临清市唐元村人,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军人中的著名战将。他在1911年考入天津法政学堂后,于1914年投笔从戎,官至师长,并先后兼任察哈尔省主席、天津、北平市市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张自忠率部南下,任第59军军长。1940年5月,日军为控制长江水上交通线,发起枣宜会战,张自忠率部在南瓜店附近顽强抗击日军,最后身中7弹,拔剑自杀,壮烈殉国,终年50岁。
对张自忠的评价和纪念活动:
张自忠是中国军人中的著名战将,他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了极高的英勇和爱国精神。他在台儿庄战役中为国捐躯,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逝世后,毛泽东同志亲笔为他题写“尽忠报国”的挽联。
为了纪念张自忠,中国政府在1940年为他在台儿庄设置了张自忠烈士陵园,以供后人瞻仰和纪念。另外,张自忠的事迹也被收录在《中国抗日战争史》等历史书籍中,成为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篇章。同时,他的英勇事迹也被广泛传扬,成为中国军人的楷模。

TOP 8、赤胆傲骨史可法

  《史可法,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字宪之,一字道邻,是左光斗的学生。明崇祯元年考中进士,在镇压各地农民起义时崭露头角,拜南京兵部尚书。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南京弘光政权建立后,被马士英等人排挤,自请到扬州一带督师防清。1645年5月10日,清豫亲王多铎兵围扬州,史可法被困孤城。他率扬州军民坚守城池,浴血奋战,表现出极高的民族气节和英勇牺牲精神。在城破之日,史可法写下著名的《复多尔衮书》,表达了他的坚定决心和对国家的忠诚。史可法的英勇事迹和他的高尚品格,激励着后人,被誉为“扬州忠魂”。

TOP 9、壮志凌云祖逖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县人,自幼胸怀大志,与好友刘琨“闻鸡而起舞”。西晋末年,“五胡十六国”混战中原,流亡到南方的祖逖于313年渡江北伐,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拿着船桨,拍打船舷发誓说:“我祖逖如果不能扫平占领中原的敌人,决不再过这条大江。”这首著名的“中流击楫”之誓,不仅显示了祖逖的血性和勇气,也表达了他对收复失地的坚定决心。在他的带领下,部众莫不慷慨激昂,决心与敌人一决高下。
当时,黄河以南的坞主各拥兵自重,相互攻击,祖逖派人招抚,共御石勒。然而,蓬陂坞主陈川却投石勒,祖逖率军伐陈,石勒派遣石虎领兵五万救援,祖逖巧妙地利用地形,以奇兵击退了石虎。石勒统治的地方多归附祖逖,九年即收复黄河以南的大部土地。
然而,正当他在虎牢关秣马厉兵,积蓄力量,准备向北推进时,东晋王朝内部矛盾激化,王敦擅政,晋元帝司马睿派戴渊为征西将军,以监督祖逖。祖逖看到了北伐难以实现,忧愤而死,享年56岁。
祖逖的英勇事迹,不仅鼓舞了后来的爱国者,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中流击楫”之誓,也成为了人们激励自己坚持追求理想,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象征。

TOP 10、怒海英魂邓世昌

  《邓世昌,广东番禺(今广州番禺区)人。原名永昌,字正卿。1874年毕业马尾船政学堂。1880、1887年两次赴英国接回清廷购买的六艘巡洋舰,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被授予“葛尔萨巴图鲁”勇名。1888年北洋海军编成,任中营中军副将兼致远舰管带,加提督衔。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有死而已!”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旗舰“吉野”号。日舰慌忙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被击中鱼雷发射管,鱼雷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年仅45岁。怒海英魂邓世昌由此成为对日战争中的一座永不沉没的海上丰碑。》是一篇介绍邓世昌生平事迹的文章,其所涉及的领域主要为历史、军事、舰船、海战等。邓世昌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知名人物,他出生在广东番禺,毕业于马尾船政学堂,曾两次赴英国接回清廷购买的巡洋舰,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的代表人物。他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直至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毅然决定驾舰全速撞向日本旗舰“吉野”号,为国牺牲,年仅45岁。他的英勇事迹被誉为中国海军对日战争中的一座永不沉没的海上丰碑。

“历史人物排行榜”相关类型展示
  • 历史人物
  • 富豪
  • 影响力

返回顶部